脈證針灸

古來大醫行針,亦合參四診,務求其病源,故脈學亦可貫穿針法之理。

脈證針灸—氣虛在脾證

標準脈圖如圖:

右關第3、4層虛脈,或第4層虛脈,或第4層虛脈無力,都可以是氣虛在脾證的標準脈圖。

外證常見:納差、食後容易腹悶腹脹、消化不良、軟便、四肢疲軟無力…等常見症狀。舌診多見:舌質軟,或舌有齒痕,苔白…等。

 

穴位選用:中脘、脾俞、足三里、公孫。採用補法。

用藥即類似黨參、炙甘草、黃耆的方式。

 

若證見頭暈、頭悶痛,為清陽不昇屬脾氣下陷證者,穴位選用:中脘、脾俞、足三里、公孫,採用補法,另加百會、四神聰以升提中氣。

用藥即類似升陽益胃湯的方式。

RELATED POSTS

Posted in

Leave a Comment